黎盛臣告诉记者,搞了十多年,到六七、六八年才大概选出3个优良单株,让大家感觉做酒还不错。
老专家们从1954年开始杂交育种工作,通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优良的品种。可没想到,一场接一场的政治运动,让科研中断了。幸亏留在葡萄园的老技工,把育成的新品种给抢救性地保留了下来。直到后来又恢复科研,再到二十一世纪,又传承给了李绍华教授。
2003年,李绍华作为抗寒葡萄育种的第三代核心,组织起团队,对保留下来的品种重新进行提纯复壮,稳定扩繁。2008年,抗寒新品种——北红、北玫通过了国家的新品种审定。
到现在,抗寒葡萄育种工作的开展,已经整整六十年了。北玫、北红这两个品种,就是经过半个多世纪培育出来的抗寒新品种。
“北红北玫通过检测,抗寒性可以达到负27、28℃,甚至更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柴凤梅说,“北玫北红的冬芽在零下27摄氏度还能存活,其它品种就很难达到了。”
李绍华说:“生产实验表明,这两个品种非常耐寒,到了冬天,不需要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