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是一种一葡萄为原料发酵而成的果酒,最早出现于地中海沿岸,成为那时候的贵族饮品。随着基督教的兴起,红葡萄酒被认为是耶稣基督的血,因此在圣餐礼中被广泛使用,逐渐成为一种大众饮品。
葡萄酒的主要成分是葡萄汁,含有12%左右的酒精,单宁和其他少量矿物质,一般含糖量低于4%的才叫干红。不过含糖量高些的口感会更适合大部分中国人的口味,因此有些酒商会在出口中国的红酒中添加蔗糖,但是控制在4%以内。为了抑制葡萄酒的深度发酵,灌装时会添加二氧化硫,因此开瓶之后要醒一段时间才能有好的口感。
葡萄酒在地域上划分为新世界和旧世界两种,其中地中海沿岸和西欧等地就是旧世界,而美洲大洋洲等被欧洲殖民者占领并开发的地区就是他们所谓的新世界。红酒的品质跟新世界还是旧世界完全无关,好坏的区别在于原料和工艺,因此不要认为法国波尔多的红酒就比智利或者澳大利亚的红酒好。
那么葡萄酒的价格差异来自哪里呢,请看它的分类。按照从高到低的档次分为酒庄酒,酒商酒,贴牌酒和散装酒。
酒庄酒主要是各大酒庄挑选优质原料严格按照各自的传统生产工艺小量生产的高品质红酒。
酒商酒就是酒商通过采购别人的葡萄,葡萄汁生产红酒或者干脆收购别人家的红酒后灌装贴上自己的酒标来卖。其实大部分人喝的就是这种平价的残酒,品质有保障但是不如酒庄酒那么精致。
贴牌酒,笔者曾接触过一些酒水行业的商家,有进口商曾提及如果整柜订购,那么价格会便宜很多并且可以使用客户设计的酒标。实际上我们经常喝的那些进口红酒里就有不少是贴牌的,笔者曾经接触过一些酒标很山寨的进口酒,老板大概也不懂什么拉丁文的发音和拼写规则,他们的酒标完全是其中文译名的拼音写法。最近流行的金属标牌大概就是这类酒中的新品。酒的来源其实就是酒商酒,产地的酒商只不过是按照进口商的要求贴上定制的酒标甚至添加适量的蔗糖来调节酒的口感来适应中国消费者的口感。
按照装瓶的地点又可以分为原瓶进口和原液进口。原瓶进口可以是上述提到的三种酒,原液进口则是将酒体通过液体吨袋或者液体箱子等专用酒类出口容器运到目的国后再装瓶出售。原液进口一般便宜些,在麦德龙等商超可以买到零售价十元左右的国内灌装进口酒,可见原液进口红酒成本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