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作为一种软性毒品与任何其它成瘾物质一样,你首先要明白酒精是如何影响大脑的。酒精在一个名为中脑边缘系统通道(m esolim bic pathway)的奖赏系统内发生作用,当我们体验到愉快的事物时(比如美食或美妙的性),这个地方就会喷出多巴胺,一种制造幸福感觉的神经传递素。适量的酒精会刺激多巴胺的迅速释放,创造出令人快乐的高潮感。对多数人来说,这点感觉还没有那么吸引,不足以成为生活的焦点。但有些人就没那么幸运了:也许是基因让他们对多巴胺效果特别敏感,也许是环境让他们倾向于寻找化学安慰,总之他们无法抵抗酒精的召唤。
一旦开始纵酒,饮者的中脑边缘系统通道就会中断多巴胺的释放,酒精还会扰乱另外两种神经传递素———伽马氨基丁酸和谷氨酸盐———的平衡。酒精刺激出更多伽马氨基丁酸的释放,这会抑制神经活动。加上多巴胺缺乏,使得犒赏系统越来越迟钝,这就是为什么长期酗酒者得喝上七八瓶威士忌才会觉得“有点感觉”。
随着依赖程度加深,酗酒者开始失去行为调节能力。调节功能由前额叶皮质区负责,它让脑部其他区域了解有害行为的后果。但酒精会毁坏皮质区突触的可塑性,使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变得困难。此时酗酒者的前额叶皮质区不能有效地发出危险警告,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即使充分意识到酗酒的后果,也无法自制。
突触失去可塑性被认为是90%的康复者最后又复饮的原因。刚刚“改邪归正”的人因突触受损,会不断地收到感觉暗示,告诉他们喝酒多么快乐,任何一点小小的线索———啤酒的气味,碰杯的声音———都足以让他们失控。